`

xv6的引导过程(操作系统引导分析)

阅读更多

 

引导的汇编代码如下:

#include "asm.h"
#include "memlayout.h"
#include "mmu.h"

# Start the first CPU: switch to 32-bit protected mode, jump into C.
# The BIOS loads this code from the first sector of the hard disk into
# memory at physical address 0x7c00 and starts executing in real mode
# with %cs=0 %ip=7c00.

.code16                       # Assemble for 16-bit mode
.globl start
start:
  cli                         # BIOS enabled interrupts; disable

  # Zero data segment registers DS, ES, and SS.
  xorw    %ax,%ax             # Set %ax to zero
  movw    %ax,%ds             # -> Data Segment
  movw    %ax,%es             # -> Extra Segment
  movw    %ax,%ss             # -> Stack Segment

  # Physical address line A20 is tied to zero so that the first PCs 
  # with 2 MB would run software that assumed 1 MB.  Undo that.
seta20.1:
  inb     $0x64,%al               # Wait for not busy
  testb   $0x2,%al
  jnz     seta20.1

  movb    $0xd1,%al               # 0xd1 -> port 0x64
  outb    %al,$0x64

seta20.2:
  inb     $0x64,%al               # Wait for not busy
  testb   $0x2,%al
  jnz     seta20.2

  movb    $0xdf,%al               # 0xdf -> port 0x60
  outb    %al,$0x60

  # Switch from real to protected mode.  Use a bootstrap GDT that makes
  # virtual addresses map directly to physical addresses so that the
  # effective memory map doesn't change during the transition.
  lgdt    gdtdesc
  movl    %cr0, %eax
  orl     $CR0_PE, %eax
  movl    %eax, %cr0

//PAGEBREAK!
  # Complete transition to 32-bit protected mode by using long jmp
  # to reload %cs and %eip.  The segment descriptors are set up with no
  # translation, so that the mapping is still the identity mapping.
  ljmp    $(SEG_KCODE<<3), $start32

.code32  # Tell assembler to generate 32-bit code now.
start32:
  # Set up the protected-mode data segment registers
  movw    $(SEG_KDATA<<3), %ax    # Our data segment selector
  movw    %ax, %ds                # -> DS: Data Segment
  movw    %ax, %es                # -> ES: Extra Segment
  movw    %ax, %ss                # -> SS: Stack Segment
  movw    $0, %ax                 # Zero segments not ready for use
  movw    %ax, %fs                # -> FS
  movw    %ax, %gs                # -> GS

  # Set up the stack pointer and call into C.
  movl    $start, %esp
  call    bootmain

  # If bootmain returns (it shouldn't), trigger a Bochs
  # breakpoint if running under Bochs, then loop.
  movw    $0x8a00, %ax            # 0x8a00 -> port 0x8a00
  movw    %ax, %dx
  outw    %ax, %dx
  movw    $0x8ae0, %ax            # 0x8ae0 -> port 0x8a00
  outw    %ax, %dx
spin:
  jmp     spin

# Bootstrap GDT
.p2align 2                                # force 4 byte alignment
gdt:
  SEG_NULLASM                             # null seg
  SEG_ASM(STA_X|STA_R, 0x0, 0xffffffff)   # code seg
  SEG_ASM(STA_W, 0x0, 0xffffffff)         # data seg

gdtdesc:
  .word   (gdtdesc - gdt - 1)             # sizeof(gdt) - 1
  .long   gdt                             # address gdt

 分析如下(这分析是从网上找来的):

引导加载器(boot loader)

当 x86 PC 启动时,它执行的是一个叫 BIOS 的程序。BIOS 存放在非易失存储器中,BIOS 的作用是在启动时进行硬件的准备工作,接着把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具体来说,BIOS 会把控制权交给从引导扇区(用于引导的磁盘的第一个512字节的数据区)加载的代码。引导扇区中包含引导加载器——负责内核加载到内存中。BIOS 会把引导扇区加载到内存 0x7c00 处,接着(通过设置寄存器 %ip)跳转至该地址。引导加载器开始执行后,处理器处于模拟 Intel 8088 处理器的模式下。而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处理器设置为现代的操作模式,并从磁盘中把 xv6 内核载入到内存中,然后将控制权交给内核。xv6 引导加载器包括两个源文件,一个由16位和32位汇编混合编写而成(bootasm.S;(8400)),另一个由 C 写成(bootmain.c;(8500))。

代码:汇编引导程序

引导加载器的第一条指令 cli(8412)屏蔽处理器中断。硬件可以通过中断触发中断处理程序,从而调用操作系统的功能。BIOS 作为一个小型操作系统,为了初始化硬件设备,可能设置了自己的中断处理程序。但是现在 BIOS 已经没有了控制权,而是引导加载器正在运行,所以现在还允许中断不合理也不安全。当 xv6 准备好了后(详见第3章),它会重新允许中断。

现在处理器处在模拟 Intel 8088 的实模式下,有8个16位通用寄存器可用,但实际上处理器发送给内存的是20位的地址。这时,多出来的4位其实是由段寄存器%cs, %ds, %es, %ss提供的。当程序用到一个内存地址时,处理器会自动在该地址上加上某个16位段寄存器值的16倍。因此,内存引用中其实隐含地使用了段寄存器的值:取指会用到 %cs,读写数据会用到 %ds,读写栈会用到 %ss



 

xv6 假设 x86 指令在做内存操作时使用的是虚拟地址,但实际上 x86 指令使用的是逻辑地址(见表 B-1)。逻辑地址由段选择器和偏移组成,有时又被写作segmemt:offset。更多时候,段是隐含的,所以程序会直接使用偏移。分段硬件会完成上述处理,从而产生一个线性地址。如果允许分页硬件工作(见第2章),分页硬件则会把线性地址翻译为物理地址;否则处理器直接把线性地址看作物理地址。

引导加载器还没有允许分页硬件工作;它通过分段硬件把逻辑地址转化为线性地址,然后直接作为物理地址使用。xv6 会配置分段硬件,使之不对逻辑地址做任何改变,直接得到线性地址,所以线性地址和逻辑地址是相等的。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用虚拟地址这个术语来指程序操作时用的地址。xv6 的虚拟地址等于 X86 的逻辑地址,同样也等于分段硬件映射的线性地址。等到开启了分页后,系统中值得关心的就只有从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BIOS 完成工作后,%ds, %es, %ss 的值是未知的,所以在屏蔽中断后,引导加载器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将 %ax 置零,然后把这个零值拷贝到三个段寄存器中(8415-8418)。

虚拟地址 segment:offset 可能产生21位物理地址,但 Intel 8088 只能向内存传递20位地址,所以它截断了地址的最高位:0xffff0 + 0xffff = 0x10ffef,但在8088上虚拟地址 0xffff:0xffff 则是引用物理地址 0x0ffef。早期的软件依赖硬件来忽略第21位地址位,所以当 Intel 研发出使用超过20位物理地址的处理器时,IBM 就想出了一个技巧来保证兼容性。那就是,如果键盘控制器输出端口的第2位是低位,则物理地址的第21位被清零;否则,第21位可以正常使用。引导加载器用 I/O 指令控制端口 0x64 和 0x60 上的键盘控制器,使其输出端口的第2位为高位,来使第21位地址正常工作(8436)。

对于使用内存超过65536字节的程序而言,实模式的16位寄存器和段寄存器就显得非常困窘了,显然更不可能使用超过 1M 字节的内存。x86系列处理器在80286之后就有了保护模式。保护模式下可以使用更多位的地址,并且(80386之后)有了“32位”模式使得寄存器,虚拟地址和大多数的整型运算都从16位变成了32位。xv6 引导程序依次允许了保护模式和32位模式。



 

在保护模式下,段寄存器保存着段描述符表的索引(见图表 B-2)。每一个表项都指定了一个基物理地址,最大虚拟地址(称为限制),以及该段的权限位。这些权限位在保护模式下起着保护作用,内核可以根据它们来保证一个程序只使用属于自己的内存。

xv6 几乎没有使用段;取而代之的是第2章讲述的分页。引导加载器将段描述符表 gdt(8482-8485)中的每个段的基址都置零,并让所有段都有相同的内存限制(4G字节)。该表中有一个空指针表项,一个可执行代码的表项,一个数据的表项。代码段描述符的标志位中指示了代码只能在32位模式下执行(0660)。正是由于这样的设置,引导加载器在进入保护模式时,逻辑地址才会直接映射为物理地址。

引导加载器执行 lgdt(8441)指令来把指向 gdt 的指针 gdtdesc(8487-8489)加载到全局描述符表(GDT)寄存器中。

加载完毕后,引导加载器将 %cr0 中的 CR0_PE 位置为1,从而开启保护模式。允许保护模式并不会马上改变处理器把逻辑地址翻译成物理地址的过程;只有当处理器读取 GDT 地址的段寄存器的值被改变为内部段的设置后,才会发生变化。我们没法直接修改 %cs,所以使用了一个 ljmp 指令(8453)。跳转指令会接着在下一行(8456)执行,但这样做实际上将 %cs 指向了 gdt 中的一个代码描述符表项。该描述符描述了一个32位代码段,这样处理器就切换到了32位模式下。就这样,引导加载器让处理器从8088进化到80286,接着进化到了80386。

在32位模式下,引导加载器首先用 SEG_KDATA(8458-8461)初始化了数据段寄存器。逻辑地址现在是直接映射到物理地址的。运行 C 代码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在空闲内存中建立一个栈。内存 0xa0000 到 0x100000 属于设备区,而 xv6 内核则是放在 0x100000 处。引导加载器自己是在 0x7c00 到 0x7d00。本质上来讲,内存的其他任何部分都能用来存放栈。引导加载器选择了 0x7c00(在该文件中即 $start)作为栈顶;栈从此处向下增长,直到 0x0000,不断远离引导加载器代码。

 

最后加载器调用 C 函数 bootmain(8468)。bootmain 的工作就是加载并运行内核。只有在出错时该函数才会返回,这时它会向端口 0x8a00(8470-8476)输出几个字。在真实硬件中,并没有设备连接到该端口,所以这段代码相当于什么也没有做。如果引导加载器是在 PC 模拟器上运行,那么端口 0x8a00 则会连接到模拟器并把控制权交还给模拟器本身。无论是否使用模拟器,这段代码接下来都会执行一个死循环(8477-8478)。而一个真正的引导加载器则应该会尝试输出一些调试信息。

 

  • 大小: 28.1 KB
  • 大小: 25.5 KB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xv6 操作系统来阐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它提供 Unix 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接口

    本书通过 xv6 操作系统来阐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它提供 Unix 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接口(由 Ken Thompson 和 Dennis Richie 引入),同时模仿 Unix 的内部设计。Unix 的接口很简单,但恰当搭配就够组合出惊人的通用性。...

    MIT Xv6 操作系统源码详解最新版 rev10

    xv6 是 MIT 开发的一个教学用的完整的类 Unix 操作系统,并且在 MIT 的操作系统课程 6.828 中使用。通过阅读并理解 xv6 的代码,可以清楚地了解操作系统中众多核心的概念,对操作系统感兴趣的同学十分推荐一读!这份...

    xv6操作系统整体报告

    xv6操作系统整体报告,结合源码比较详细的介绍了xv6各个模块的功能,适合初学者用

    XV6操作系统源码

    xv6操作系统源码,需要的可以下载来学习,资源真的很好。

    xv6-chinese_xv6_xv6教学中文_操作系统_

    xv6 是 MIT 开发的一个教学用的完整的类 Unix 操作系统,并且在 MIT 的操作系统课程 6.828 中使用。通过阅读并理解 xv6的代码,可以清楚地了解操作系统中众多核心的概念,对操作系统感兴趣的同学十分推荐一读!这份...

    xv6操作系统源代码

    xv6源代码

    xv6操作系统入门实验-系统软件原理与实践课程实验

    一、xv6操作系统入门实验——系统软件原理与实践课程实验,实验目的如下: 1、通过xv6入门实验,熟悉xv6操作系统的基本内核代码结构和功能; 2、通过自行设计在xv6中可以运行的程序,掌握如何向xv6中添加应用程序...

    xv6很少源码的操作系统

    xv6操作系统很适合于边学习操作系统这本书的时候,同时阅读一个小型的操作系统的代码,这个版本的xv6_rev4是和官网上的pdf书相匹配的,但是这版本代码在官网好像很难找到。

    xv6源码与分析资料

    xv6 源码。xv6系统分析资料。linux0.12内核分析资料。

    mit xv6 unix第六版操作系统源码讲解

    mit xv6 unix第六版操作系统源码讲解

    XV6操作系统代码及文档

    xv6操作系统专用于MIT操作系统课程,里面文档内容丰富,代码量相对较少,便于学习

    微型操作系统xv6源码

    这是微型操作系统xv6的源码,总代码量在10000行左右,适合用于学习操作系统相关知识

    xv6源码阅读 中断与系统调用

    北大 操作系统 xv6源码阅读 中断与系统调用 非常认真完成的报告

    天津大学操作系统实习xv6代码+报告

    天津大学操作系统实习代码+报告:实习内容为对xv6的对应部分进行更改使之可以完成指定任务。其中包含8个子任务: 1.utilities 2.shell 3.allocator 4.lazy_allocation 5.copy_on_write 6.user-level_threads_and_...

    XV6阅读报告(包含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中断与系统调用)

    xv6 是 MIT 开发的一个教学用的完整的类 Unix 操作系统,并且在 MIT 的操作系统课程 6.828 中使用。通过阅读并理解 xv6的代码,可以清楚地了解操作系统中众多核心的概念,对操作系统感兴趣的同学十分推荐一读!这份...

    1-8_xv6_操作系统_

    针对xv6系统进行的部分改进实现,支持大文件读写,惰性内存分配等功能,内附实验报告与代码

    xv6安装包附带源码可供学习

    xv6是一个基于Unix V6操作系统的教学用操作系统,用于教授操作系统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它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的Robert Morris、Eddie Kohler和Russ Cox等人开发。xv6的设计参考了Unix V6操作系统,并在其基础上...

    xv6学习资料

    Xv6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为操作系统工程的课程(代号6.828)[1],[2]开发的一个教学目的的操作系统。 Xv6是在x86处理器上(x即指x86)用ANSI标准C重新实现的Unix第六版(Unix V6,通常直接被称为V6[3])。Unix V6是1975...

    清华大学xv6实验报告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